第272章 陈星河挖自己墙角(2 / 3)

寒门贵医 林小七 1870 字 1个月前

“关键我们也没有银子啊。”

陈九提醒道。

“商贾大兴,便会有银子了。”

陈星河解释道:“本官打算征收商税。”

“但凡是在青州境内经商者,都要缴纳一定的商税,否则直接驱逐出去。”

“州牧大人,你还要收商人的税?”

陈九又不解起来,“商人在别的地方做生意,都没有税赋那一说,偏偏在我们青州却有,那他们还会来我们青州做生意吗?”

“都没人来,你又驱逐什么呢?”

“没人来,咱们就自己培养嘛。”

“自己培养?”

陈九更加懵圈了,“大人,咱们的老百姓穷都快连饭都吃不起了,哪有什么本钱去做生意呢?”

“哈哈哈。”

陈星河大笑道:“这个不用担心,赵先生已经答应过本官,会把纺织厂开到青州附近,暂且选址恶风谷。”

“等纺织厂办起来,就会招收附近的村民去做工。”

“每天管三顿饱饭,还额外给四个铜板。”

“赵先生的纺织厂你们都应该听过吧?”

然后陈星河就看到两人同时摇头。

“我……”

陈星河有种对牛弹琴的感觉,只得又给他们普及了一下西坪村布庄的火爆程度。

跟着又讲解了赵平的策略。

以商业带动民生,刺激经济,增加老百姓的收入,提高老百姓的生活质量。

“这能行吗?”

陈九弱弱的问。

已经没了之前的那种锐利。

仔细想想,似乎觉得也可行。

但身在封建社会,自小就接受士农工商的等级之分,仍旧无法把商人看成是支撑一个地方发展的关键。

“怎么不行?”

陈星河略显不满,吹胡子瞪眼。

“当初我也怀疑不行,可赵先生给我描述了商业发展起来的生活状况。”

“或者说西坪村就是一个雏形。”

“在那里,少有所学,壮有所用,老有所依,人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,那才是盛世之状。”

“咱们青州进入病态久矣,必须要下一剂猛药。”

“就按照先生的策略进行。”

“成功,咱们功成名就,甚至名垂青史。”

“失败,也能在历史的长河当中留下我们的身影,总比碌碌无为的要好。”

“第四点,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。”

陈星河不等两人回应,便继续道:“那就是招人。”

“招人?”

两人愣住了,“招什么人?”

“莫非是商贾?”

“我们拿什么引诱他们呢?”

“莫非要去强抢吗?”

“就算抢过来,人家也不会尽心尽力为我们干活啊。”

“稍微放松,对方就有可能逃之夭夭。”

“你们整天都想什么呢?”

陈星河没好气道:“我说的招人,是招天下有用之才。”

“不管是商贾,还是仁人志士,亦或者是能工巧匠,甚至是懂得一些奇淫巧技之人,本官通通都不放过。”

“但凡来者,经考验合格,待遇极为优厚。”

“一日三餐顿顿管饱,白米饭,白馒头,肉,随便吃。”

“还赠送府邸,家居摆设,丫鬟仆人一应俱全。”

“至于银两,只要能拿得出来真才实学,最低就是五十两银子的赏赐。”

“若能长久留在青州,俸禄还能翻倍。”

“这件事情陈九你来安排。”

“务必要扩散到整个大未王朝,前来投靠者,皆送到西坪村,由赵先生审查。”

“是。”

陈九没有反驳,点头称是。

毕竟青州境内大范围整治官员已经是不传之秘,大家都知道青州瘫痪了,急缺人手。

不用考试,只要通过审查,就会给安排官职。

单单是想想,就挺美。

更何况,还给赏赐丫鬟仆人宅院府邸。

简直比考取功名,等待朝廷任命来的还要舒服啊。

招聘信息很好制作。

加之木尚武帮忙,调派将士带着招聘信息四处游走宣读。

传递的非常快。

不过没有人知道这份招聘信息不是州牧大人需要官员,而是赵平需要人手帮忙搞研发。

所以很多郁郁不得志者,能工巧匠者,一个个纷纷冒头,打探信息的虚实,打算赶往青州一探究竟。

运气好,说不定就能谋个一官半职。

运气不好,也是游山玩水。

就连青州的工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