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93 脑筋快转(2 / 2)

赛点 磨砚少年 1125 字 10个月前

也是大满贯赛事为什么越进入后半段越精彩的原因之一。

桑普拉斯清楚地知道,德约科维奇的个人能力多强,而且美网爆冷输球之后,这次更是有备而来,比赛势必非常非常困难。

所以,桑普拉斯为高文制定的策略就是,尽可能增加比赛难度,尽可能拉长比赛回合。

伴随着时间的推进,这周还不曾面临恶战的德约科维奇,击球能力必然出现波动,防守端应该没有问题,但进攻端威力必然下降,只要能够扛住德约科维奇的强有力冲击,那么高文就能够寻觅到机会展开反击。

从第一盘到第二盘的脉络,就能够看得出来,德约科维奇关键分的把握能力确实在缓缓出现下滑,整个击球的质量也出现波动。

这也证明了桑普拉斯的猜测,某种程度上也证明了整个战术策略的正确性。

然而,德约科维奇之所以是德约科维奇,就是因为他的强大控制力,即使站在悬崖边上也依旧拥有一股韧劲,如同不倒翁一般,眼看着就要倒下了,却总是能够重新归位,除非遇到一股摧毁性的力量。

第十一局,高文自己的发球局,就是稍稍有些急躁,结果就被德约科维奇逮住机会,完成致命破发。

再然后,赛点就出现了,而且还是连续两个。

但高文的优点就在于,足够冷静,足够坚韧,也足够强大,面对赛点,也保持平常心,反而是将压力推给德约科维奇,以至于世界第一的击球稍稍保守,高文马上抓住机会,连续两分都完成了不可思议的击球,追到平分。

德约科维奇也是血肉之躯,他也有自己的情绪,会烦躁会紧张会犯错,现在,比赛就来到了关键时刻。

啪。啪。啪。

十四下。

德约科维奇整整拍了十四次球,然后抬起头来,看了高文一眼,终于准备发球。

一区,内角。

砰!

高文双腿一蹬,整个人就已经冲了出去,条件反射非常迅速,但球拍迎向网球的时候马上就意识到不妙:

减力一发。

关键时刻,德约科维奇复制了高文在第二盘第一个发球局破发点上的发球,通过减力来打破平衡。